初春,从东亚文化之都——浙江绍兴古城的“阿晓问茶”茶馆出发一路向南,车至绍兴南部山区平水镇,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来到王化寺山村,豁然开朗,整个村庄被葱翠的青山环抱,静谧得能听到自已的心跳声,抬头天高云淡,每一口空气都带着香甜。上下几千年的中国茶史上,这里曾是“大宋贡茶”——日铸茶的核心产区。
与中国资深茶人“绍兴柯桥寺山茶业”掌门人任晓一道从村庄的碎石小道(也为旧时浙东茶马古道)拾级而上,边走边聊边拍,山谷美不胜收,白色的梅花和粉色的野樱桃花缤纷烂漫成为山野最美的点缀。任晓的荒野茶园就掩藏在这个深遂的山谷里。在中国,任晓的茶因为原生态荒野茶原料和独具匠心的制茶工艺,持续受到爱茶人士和相关专业机构的高度关注。他的茶园与众不同,茶树高低参差不齐,每一棵茶树都在大自然中肆意任性生长。不要小看这片不大的茶园,这可是他从全国千百个茶园中精挑细选出来的。
“人种天养”这是任晓挂在嘴上的口头禅;确实,他对茶园的管理近乎放任,除了少之又少的锄草外,茶树都是自力更生自然生长。确保茶叶百分百的“野性”,也就是原生态纯天然的原料品质。茶树经年累月喝着山泉,听着佛音,沐浴着阳光、雨露与清风。在他的茶园里,有很多竹子、野樱桃树、青梅树等,任晓丝毫不嫌这些树挤占茶的领地。“你一定想象不到,在竹子、樱桃树、青梅树边长大的茶叶,会带着竹叶香、樱花香、梅子香,非常独特。”任晓介绍;受此启发,他进一步细分基地的茶叶,准备开发山头茶、竹香茶、樱香茶、梅香茶,在他眼里每一片茶叶都是大自然独一无二的存在。在采茶上,任晓也是极为讲究,不计成本和效益,一年只采一次茶,雨茶和露茶坚决不采,有些年头倒春寒将茶叶冻伤了,但任晓宁可欠收少收甚至无收,坚持不加人工干预(不施肥、不修剪养护、不用药、不浇水等),让茶吸收日月精华的同时,也经受大自然每一场洗礼和考验。难怪好多茶友品了任晓的茶后一个个夸赞他的茶满是大自然的气息。因为是野茶,叶片大小不一,所以光从外观上看,任晓的茶不出色,但任晓对他的茶一直是满满的自信。
在任晓眼里,每一片茶都是有生命的小精灵,养茶和制茶上他都倾注了全部的心思。每年春季制茶季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他埋头在制茶车间日夜精制他的作品。因为深谙茶道,每一片茶叶到了他手上都能恰到好处制作成上品茶。在坚持做精红、黄、绿、白四大传统茶叶产品同时,任晓带领“寺山茶业”不断研制推出各种创新茶;如“日铸兰雪”这款茶在历史上曾是明代大诗人、“茶痴”张岱的发明成果,当时一度风靡茶行,但后来这款茶的工艺失传了。任晓发现后,决定挖掘恢复这款名人茶的工艺并取得成功;这款茶口感十分独特,绿茶的清香中有着浓郁的茉莉香,但并未掩盖茶叶香,可谓是茶香花香相得益彰,且在口感上消除了绿茶的苦涩,十分鲜爽,让不少茶友爱不释杯。“日铸兰雪”经过专业人士的层层筛选,入选为中国茶叶最高殿堂——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优质茶样”,同时入选的还有“寺山红茶”(入藏级);“寺山黄茶”“日铸红茶”“桂蜜红茶”“寺山飘雪”(四款入展级);此外,任晓的茶还先后还摘誉三届“中华茶奥会”茶品赛红茶组银奖、三届“浙茶杯优质红茶推选”银奖等。任晓的茶厂和茶园里,一年365天播放着佛音,每一株茶都沐浴在佛光里;这也是任晓作为一个皈依弟子对于做茶的那份淡定和从容。任晓做茶做出了名堂,好多山农都争相想把自家茶园转给任晓,但任晓并没有心生贪念,始终守着他最初的那片茶园,以一颗平常心静候茶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