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艺术新闻

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实质性进步

时间:2018/6/12 9:17:53  作者:方兢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查看:356  评论:0
内容摘要: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实质性进步方兢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美术考古学是一个新兴学科,有关研究方法及理论确立尚多争议,其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大多延续了田野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借鉴于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但往往流于形式,把考古标本与古代美术史简单串联起来,...

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实质性进步

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实质性进步

 

方兢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美术考古学是一个新兴学科,有关研究方法及理论确立尚多争议,其作为考古学的分支学科,大多延续了田野考古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主要借鉴于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图像学等研究成果。但往往流于形式,把考古标本与古代美术史简单串联起来,将其作为传统考古学中标型学的补充,缺乏独立的品格价值。

中国美术考古学至今尚处在概念界定的阶段,上世纪80年代艺术学逐渐脱离于文学、哲学学科,逐步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由此而触发了关于美术考古学学科定位的讨论。

李杰近期出版的《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研究以中古时期平面图像为中心》,是目前较为完善系统的美术考古学独立方法论研究。今天的史学界注重宏观研究,对风格的定义过于宽泛,致使绘画的具体“风格”注入了颇多解释。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大多艺术史研究者缺乏艺术实践基础,面对具体的风格研究不知从何入手。本文采用综合性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中国传统造型观念、视觉感知和传统普适性造型观念的理论分析,解释在中国主观哲学观念传统意识形态下,现实物象与绘画造型之间的特有转换程式和理论观念基点。

同时,这一方法论解决了中国美术考古研究当中的重背景而轻视觉的研究方法的不足,这是从事中国美术考古理论研究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文章主要从理论分析和视觉呈现角度,来揭示中国传统画家利用普适性造型观念与观者的感知和心理产生共鸣,并以此创造出独具表现性含义的中国传统艺术造型特性。

对于中国古代美术“时代风格”的研究,大多学者只以整体风格转变的节点来进行分割,但对风格之所以转变,则多以背景文化来解释而忽略了“技艺”自身发生、发展的逻辑性因素。李杰的《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以中古时期平面图像为中心》则直接切入绘画本体,以组成中国传统人物画的造型法则、形式风格、线型轨迹及观察方式等画面本体元素作为研究主题。这种独立的美术考古学分析方法,为我们打开了一条更为直接的通道。其并不是否定传统的描述可视与可述之间的既定关系,而是通过现实视觉与再现分析的对应比较来确立艺术作品的即有风格。不论画面当中所展现的任何形式表现因素,都会通过视觉为话语创造一个延展的空间,为可视与可述的结合提供一个全新的认知角度。

中国美术考古学的风格谱系研究以中古时期平面图像为中心》的理论研究价值主要体现在从视觉感知和传统普适性造型观念的理论总结,解释在中国主观哲学观念传统意识形态下,现实物象与绘画造型之间的特有转换程式。其所引代的中国绘画造型设立的哲学方式及研究方法不但在当代美术史、考古学研究中具有意义,同时对逐渐形成体系的中国美术考古学具有明确的方法论启示作用。

 中国美术考古学研究的实质性进步

李杰与本报副总编蒙令华合影
本书作者简介:李杰(1970—),男,博士,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学理论学术带头人。


相关评论